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日本在线观看公司入口视频,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电影,久久极品免费视频

    首頁>科研動態(tài)

行星遙感團隊月球皺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作者:來源:發(fā)布時間:2017-08-29
  皺脊是月球表面一種重要的地質構造,對其形貌和分布特征及定年的研究是認識月球演化的一種重要途徑。早期由于遙感探測數(shù)據與研究方法的限制,僅有零星的分析研究,沒有對皺脊全球性分布進行系統(tǒng)性的研究。實驗室行星遙感團隊利用最新獲取的LRO WAC全球影像和地形數(shù)據,開展了月脊全球制圖分析和定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借助于ArcGIS平臺開發(fā)相應的軟件,首次對整個月球表面的皺脊進行了識別、量測、分類、統(tǒng)計分析,并建立了全球皺脊數(shù)據庫。綜合分析表明,月球皺脊是構造成因,月海產生的應力場是主因,全球性東西向擠壓應力是次因。該結果發(fā)表在JGR – Planets期刊上,所建立的數(shù)據庫也與國際相關團隊共享。在2017年3月召開的月球與行星科學大會上,該文被國際相關研究多次引用。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的定年方法對月球皺脊形成年齡進行了估算。利用LRO數(shù)據對皺脊邊緣進行精確提取,進而識別在皺脊出現(xiàn)的撞擊坑,利用緩沖區(qū)分析方法對皺脊出現(xiàn)之后的撞擊坑分布密度進行分析與統(tǒng)計,根據月表地質年齡模式對月球皺脊的形成時代首次進行了嚴格的定年分析。結果表明皺脊主要形成于35億-31億年前,而且絕大部分皺脊是在所在月海區(qū)玄武巖首次噴發(fā)后的5億年內形成的。這個結果對分析皺脊的形成過程、月球早期地質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該結果發(fā)表在EPSL期刊上。 
  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遙感地球所“一三五”規(guī)劃重點培育方向項目的資助。岳宗玉研究員和邸凱昌研究員分別是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劉建忠研究員和德國柏林自由大學Gregory Michael博士等是此項研究的合作者和論文共同作者。 
  

 

  月球皺脊全球分布圖(藍色、紅色和綠色分別為同心狀月脊、平行月脊和孤立月脊)    
  論文信息: 
         Yue, Z., W. Li, K. Di, Z. Liu, J. Liu, 2015. Global mapping and analysis of lunar wrinkle ridge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120, 978-994. 
         Yue, Z., G.G.Michael, K. Di, J. Liu, 2017.Global survey of lunar wrinkle ridge formation time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477, 14-20.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