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日本在线观看公司入口视频,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电影,久久极品免费视频

    首頁 > 科研隊伍 > 院士

院士

    簡歷

  •   郭華東,男,1950年出生,江蘇徐州人,地球科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F(xiàn)任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shù)字地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國科聯(lián)國際科技數(shù)據(jù)委員會(CODATA/ICSU)主席、國際數(shù)字地球學會(ISDE)秘書長及ISDE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國科聯(lián)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ICSU)科學委員會委員及IRDR-CHINA專家委員會主任,并擔任《國際數(shù)字地球學報》主編、《國際應用遙感雜志》副主編等。

      郭華東研究員30年來從事遙感科學與應用研究,在雷達遙感信息機理、多模式遙感信息地物識別方法、空間信息前沿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統(tǒng)性成就。系統(tǒng)揭示雷達電磁波與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機理,建立了無植被沙丘幾何散射模型,證實了長波段雷達對干沙的穿透性,揭示了熔巖的去極化機理與植被的多極化響應現(xiàn)象,是一位國際知名的雷達遙感學者;致力于發(fā)展國家對地觀測體系,提出開拓“波段、振幅、極化、相位”電磁波“資源”學術思路,推動發(fā)展了我國新型對地觀測系統(tǒng);研究提出多波段多平臺遙感信息處理與識別方法,為自然災害和礦產(chǎn)資源宏觀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探測等做出了重要貢獻;提出數(shù)字地球理論框架和概念模型,主持研制完成“數(shù)字地球原型系統(tǒng)”,被國際同行認為是具“里程碑意義的貢獻”,合作創(chuàng)建國際數(shù)字地球學會,創(chuàng)刊《國際數(shù)字地球學報》,推動了全球性數(shù)字地球的發(fā)展。

      發(fā)表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和主編著作15部。獲科技獎勵13項,含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4項,院部級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科技進步特、一、二等獎4項,是Boon亞洲遙感金獎獲得者。被澳大利亞Curtin大學授予名譽科學博士學位,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全國先進工作者,是第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學歷:

    1973.09-1977.02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礦床地質

    1978.10-1981.11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地圖學與遙感 理學碩士

    1984.01-1985.01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 雷達遙感

    科研工作經(jīng)歷:

    1977.02-1978.09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所,中科院電子所

    1981.11-1985.06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1985.07-1988.08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室副主任

    1988.09-1997.03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副所長、常務副所長

    1997.04-2002.10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所長

    1994.12-2002.11 中國科學院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 第一、二屆主任

    1995.04-2002.10 國家遙感中心研究發(fā)展部 主 任

    1997.04-2000.04 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首屆主任

    2001.11-至今 中科院、教育部、國家文物局遙感考古聯(lián)合實驗室 主任

    1991.11-2007.10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研究員、博導

    2007.10-至今 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shù)字地球科學中心 研究員、博導、主任

    研究方向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 2009-2013,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 計劃):空間觀測全球變化敏感因子的機理與方法,項目首席科學家。

    2009-2013, 國家大科學工程:航空遙感系統(tǒng),項目首席科學家。

    2008-    , 國際科學計劃——全球環(huán)境變化遙感對比研究(ABCC)計劃,主席。

    2005-2009, 國際科學院組織(IAP)自然災害減災項目,項目負責人。

    2001-2005, 多模式全極化干涉雷達信息處理與分析技術,科技部,課題負責人。

    2004-2006, 新型雷達數(shù)據(jù)處理研究,國防科工委,課題負責人

    2002-2005, 奧運環(huán)境遙感動態(tài)監(jiān)測,科技部,項目負責人。

    2000-2002, 數(shù)字地球基礎理論問題研究,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點項目,首席科學家。

    2000-2002, 新型成像雷達對地觀測機理及地物識別技術,國家基金委重點基金, 項目負責人。

    1996-2000, 航天遙感在昆侖-阿爾金找礦中的應用, 科技部,負責人。

    獲獎及榮譽

  • 1) 2008,數(shù)字地球原型系統(tǒng)(DEPS/CAS)及其應用;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公示)(排名第一)

    2) 2004,新型成像雷達對地觀測機理和地物識別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基礎類) 一等獎 (排名第一)

    3) 2004,神舟飛船陸地遙感應用系統(tǒng);載人航天工程軍隊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排名第一) 2001, 遙感信息傳輸及成像機理研究;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排名第三)

    4) 1990,遙感技術在地質找礦中應用研究;1990年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排名第一)

    5) 1991,遙感技術在新疆地質找礦中應用研究,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排名第一)

    6) 1994,成像雷達遙感應用研究;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排名第一)

    7) 1996,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應用研究;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排名第二)

    8) 1997,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應用研究;國家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排名第二)

    9) 1997,我國金礦成礦模式及找礦技術方法研究;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特等獎 (排名第八)

    10) 1998,金礦找礦中幾個關鍵理論和技術研究;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排名第五)

    11) 1996,遙感技術在尋找大-超大型礦床中的應用研究,中科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排名第二)

    代表性成果

  • 代表性論文:

    1.H. Guo, X. Fan and C. Wang,A Digital Earth Prototype System: DEPS/C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2(1),2009,3-15

    2.H.Guo, J.Liao, C.L.Wang, C.Wang, T.Farr and D.Evans,Use of Multipolarization Imaging Radar for Volcano Mapping in the Kunlun Mountains of Western China,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59(2),1997,364-374.

    3.H.Guo, L.Zhu,Y.Shao and X.Lu,Detection of Structural and Lithological Features Underneath a Vegetation Canopy Using SIR-C/X-SAR Data in Zhaoqing of Southern China,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01(E10),1996,23101-23108.

    4.H.Guo, H.Liu, X.Wang, Y.Shao and Y.Sun,Subsurface Old Drainage Detection and Paleoenvironment Aalysis Using Spaceborne Radar Images in Alax Plateau,Science in China,Series D,43(4),2000,439-448. 

    5.H.Guo, G.Shaber, C.Breed and A.J.Lewis,Shuttle Imaging Radar Response from Sand Dunes and Subsurface Rocks of Alashan Plateau in North Central China,1986,7th Symp. on Remote Sensing fo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PRS.

    6.H.Guo,Spaceborne and Airborne SAR for Target Detection and Flood Monitoring,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 Remote Sensing,66(5),2000,611-617. 

    7.H.Guo, C.Wang, J.Liao, Y.Shao and C.Wei,Dual-frequency and Quad-polarization SAR Observation in Zhaoqing Region, China,Geocarto International,10(3),1995,79-85.

    8.Guo Huadong, Wang Changlin, Building up National Earth Observing System in China,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vol. 6, 167-176. Elsevier, 2005.  

    9.Guo Huadong, Spaceborne Radar for Geoscientific Applications in North China, NASA/JPL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Spaceborne Imaging Radar Symposium, 1993, pp. 417-419.

    10.郭華東,航天飛機雷達對阿拉善高原沙漠及次地表巖石的回波響應,《環(huán)境遙感》,1986,1(1),34-43.

    代表論著:

    共發(fā)表論著200余篇、冊, SCI 論文數(shù)30余篇, EI論文數(shù)90余篇,CSCD論文90余篇

    1.郭華東主編,《汶川地震災害遙感圖集》,科學出版社,2008,北京

    2.H.Guo,Radar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in China,Taylor & Francis,London, England,2001.

    3.郭華東等,雷達對地觀測理論與應用,科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

    4.Guo Huadong,L. Zheng (ed.)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for Earth Observation”,Science Press,1995,Beijing.

    5.郭華東等,新疆北部地質礦產(chǎn)遙感,科學出版社,北京,1995年。

    6.郭華東主編,《空間信息獲取與處理》系列專著(共11本書),科學出版社, 2001。

    7.郭華東,徐冠華主編,《星載雷達應用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8.郭華東主編,《雷達圖像分析方法及地質應用》,科學出版社,1991,北京。

    9.Guo Huadong, V. singhzog, T. Farr(ed), “New Technology for Geosciences”, VSP (International Science Publishers),1997, The Netherlands.

    10.陳述彭,童慶禧,郭華東主編,《遙感信息機理》,科學出版社,1998,北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成果)

    專利:

    1. 利用計算機重建含有斑點噪聲的圖像的方法,2001,申請?zhí)?1118862.6;2004,專利號ZL01 1 18862.6

    2. 一種數(shù)字地球原型系統(tǒng);2007.6.27,申請?zhí)枺?00720169454.7;2008,專利號:ZL2007 2 0169454.7